您的位置:鲲鹏官网 > 正文
16年11月:选校时到底考虑哪些因素

每当申请季选校,总是听到学生和家长门问“A学校怎么样?”“B学校怎么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上关于美国大学的信息铺天盖地,不少学生和家长们对于如何选择大学十分迷茫。那么,选校时到底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其中较关键的是要诚实面对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的大学是你未来四年生活学习的地方,这个决定至关重要。
综合性大学VS文理学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区别。不管是选择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你都能在大学阶段接受“博雅教育”。只要你不在本科阶段选择商科、工程、建筑和酒店管理等预科专业,这两者的教育理念事实上是非常相近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又称“通识教育”,与国内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相对,指的是不针对任何具体专业的文理综合教育。所有的文理教育专业都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及交流技巧等,通常没有可以获得学分的实习机会。另外在美国,不一定只有学习经济专业的人才能经商,这和中国的国情有很大不同。
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较大的不同,是文理学院一般没有研究生院,也没有博士。在综合性大学中本科生是较受学校关注的。然而文理学院更胜一筹,学校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本科生身上。不管在哪里,富有新鲜观点、学术方向仍不明确的本科生都是较受教授们欢迎的;但是在综合性大学,教授们还得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身上。
另一方面,文理学院比综合性大学规模小得多,学生也少得多,少到很有可能一两年内你就能认识学校里的所有人了。这大概是因为文理学院知名度没有综合性大学高,工程和科学方面的课程也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匹敌。虽然在文理学院,即使不是那些非常出挑的学生都能受到更多关注,但是自己这样的校园环境是否真的是自己所喜欢的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且文理学院一般位置比较村,离开大城市活不下去的小伙伴们也要慎重选择文理学院。
不少观点认为文理学院学术氛围更好,毕业生读研读博比率比综合性大学更高便是铁证。但是文理学院学生总数比综合性大学少的多,基数一小,比例虽高,读研的学生实际并没有综合性大学多。当然由于没有综合性大学那么多社团活动和校外机会分心,文理学院学生确实在学术上花了更多精力。既然文理学院毕业生大多选择了继续深造,如果你不确定本科毕业后是否想继续读研,或许应该选择综合性大学读本科。
除去文理学院还是综合性大学这个重大选择,还有不少问题也是选校时候经常需要考虑的,比如“大学是潜心学术,还是多接触社会”、学校知名度,地理位置、录取率和一些学校特性(学校偏文还是偏理,学生的种族比率,有没有宗教背景?)
以上这些问题在选校中的重要性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下面我想谈谈的是选校中的一些误区。
专业排名真的值得一看吗?
许多家长在选校的时候会问,“这个学校工程专业好吗?”“这个学校哪个专业比较有优势?”。但是由于美国本科主要是通识教育,大学专业排名并不是针对本科阶段的,许多学生毕业后也并没有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大学申请时一般要选择学院,例如工程学院、商学院、文理学院等,你选择什么专业对你的录取率影响并不大。而专业排名在研究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不同专业的录取率相去甚远。当然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如果你在申请时已有明确的专业导向,(比如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简称BME),那么选校时还是应该将专业考虑进去。如果你对专业没有明确需求,那么选校时就没有必要纠结专业了。
实习机会应如何看待?
坦白来讲,国际生很难在学期中边上课边实习。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国际生也面临不少就业限制,因此国际生多在学校春假等假期或者寒暑假实习,去其他城市实习也非常普遍。这样一来,选校时对于学校地域对实习机会的担忧就完全是杞人忧天了。
如何筛选网上信息?
网上关于美国大学申请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其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之前微博上一群哈佛学生半夜2:30还在图书馆学习的照片被疯转,不少人评论哈佛真是学霸集中营。但是这真的是只有大考之前才能见到的情形,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也是较近才兴起的。我在校的时候,哈佛只有期末考试前才会24小时开放图书馆。更何况,哈佛学生不只热衷于学术,也有丰富的课外活动。过于学术的学校确实是存在的(比如大四要写毕业论文,教授会对学术考试成绩故意压分,学校历来以书呆子形象示人等等),但是哈佛并不是其中之一。
网上消息鱼龙混杂,不止是微博朋友圈,不少媒体或中介机构所发布的消息也未必属实。而且即便是同一所学校,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就读体验与本科生也大不相同。在阅读各种文章时一定要谨慎思考,保持自己的判断力,不能盲目相信,更不可因为某则网上的谣传就乱了方寸。
RD申几所学校合适?
在RD申请阶段,你所选择的学校在你心中的地位肯定是参差不齐的。但是近年留美申请竞争愈演愈烈,所有选校较好还是有梯度。而且大学申请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难以科学预测一个学生申请某学校的录取概率。对于不管怎么样你都愿意去,这个学校你是一定要申请的。可是如果你的EA早申结果并不理想,RD这一轮选校就不能只选自己心仪的学校,而是要更切合实际的在每个梯度都选择几所合适的学校,尽可能多的申请学校。(Common app较多申请20所学校,Penn state、MIT、Georgetown等学校有自己独立的申请系统。)所谓广撒网,多捞鱼就是这个道理。
- 上一篇:
- 11月12日:美国私立高中留学面试会
- 下一篇:
- 16年11月:美国教授对中国留学生的真实看法